李晓林作品展
展期:2023.5.20—6.18
展区:李自健美术馆C1.2展厅
开幕时间:2023.5.20 15:00
主办:李自健美术馆
策展:李自健
我是个衷情于具象绘画的人。我始终认为这种形式没有过时。我也始终认为,具象绘画只有摆脱了表面的真实,才能取得表现的真实。我企图发现和提供一种人性表达深度和绘画表现深度的可能性。我总是提醒自己,用心去感受事物,而不是表面的奇技淫巧。
油画系列(15幅)
《扎西多杰》 80×60cm 2018年
《果洛卓玛》 80×60cm 2018年
《晋商》 510×380cm 2016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晋商》 局部
《晋商》 手稿
《晋商》 手稿局部
《九一八事变》 300×600cm 2021年
中宣部建党百年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色粉系列(7幅)
《强巴和他的姐妹》 色粉 110×70cm×2 2012年
《卓玛的眼神》 色粉 110×70cm 2011年
《少年多吉》 色粉 110×75cm 2011年
我在选材上总是想把目光集中到那些小人物的身上,确切地说,是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上,这与我少年时期的成长有关,动手画他们我就有血脉偾张的感觉。实际上,他们才是我身边的、眼中真实看到的景观,当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中的现实景观。
《沉默的矿工》 200×75cm 2023年
版画系列(24幅)
《幸存者九联》之一 版画 150×120cm 2010-2016年
《幸存者之一》 版画 100×88cm 2010-2016年
《幸存者之二》 版画 100×88cm 2010-2016年
《青铜时代》 铜版 60×50cm 1998年
全国第十四届版画展览铜牌奖
《播种的人》 石版 70×50cm 1999年
《黄河的传说》 石版 50×70cm 2001年
我比较钟情于手头上的活儿,对我来说,失去手上的技艺就等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我喜欢观察人,表达人类的内心世界或矛盾心理,不希望绘画仅仅作为房间的摆饰或是仅仅愉悦感官。我喜欢一拳能打在心脏上的东西。我相信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征服人心。依然看起来保守的东西,在拯救、平衡着我们的内心。我期望自己象契诃夫那样,做灵魂的收集者;像精神科医生那样,去探寻人类的内心世界。
李晓林
2023.5
水彩系列(51幅)
《藏族青年才昂南杰》 105×75cm 2022年
《巴合提克-麦地艾尼》 局部 76×57cm 2022 年
《耿直的汉库班》 76×57cm 2022年
《女青年吾尼克》 76×57cm 2022年
《桑吉卓玛》 76×57cm 2022 年
《恰尼克汗》 局部 76×57cm 2019年
《机敏青年地力亚尔》 57×76cm 2022年
《居马依克的国庆节》 局部 76×57cm 2019年
素描系列(15幅)
《女人体速写》 46×38cm 2013年
《背部女人体》 46×38cm 2002 年
《跪着的女裸》 46×38cm 2002年
《青年男子裸体》 46×38cm 2004年
《扎西》 37.5×26cm 2017年
《斑马才让》 37.5×26cm 2017年
插画系列(31幅)
爸爸会回来
船长的勇气
广场上的白头巾
第二小提琴手
陪我跳支舞
李晓林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任文化部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评审专家,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评委、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青年美展评委等。
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金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全国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届版画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铜牌奖、银牌奖;全国第六届、八届、九届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作品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建党百年国家美术创作工程。
分別在广西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讲学
2017年5月李晓林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完成大型油画《攻克锦州》